在虚拟货币热潮的影响下,虚拟币矿机进入大众视野,很多人好奇其是否违法。答案是明确的:在中国,使用虚拟币矿机进行 “挖矿” 属于违法行为。
虚拟币矿机,通常是指通过特定算法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专用设备。以比特币矿机为例,这类设备多配备专业挖矿芯片,或采用大量显卡协同工作,运算能力远超普通电脑,但其耗电量巨大 。在比特币挖矿过程中,每挖出 1 个比特币,按照当前主流矿机蚂蚁 S21 计算,约需 260 台该型号矿机开机一个月,而每台 S21 每月耗电量达 2520 度,总计消耗 65.5 万度电,这一电量可满足数千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 。如此高能耗的挖矿行为,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了极大压力,与我国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从政策法规层面来看,2021 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的通知》,对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进行全面整治 。同年 9 月 15 日,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不仅能源消耗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带动作用有限,而且其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购买、使用虚拟币矿机进行 “挖矿”,本质上是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违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法规。
诸多司法案例也进一步明确了其违法属性。2024 年,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讼争合同涉及 “矿机” 买卖,法院依法认定该合同无效,因为挖取虚拟货币及虚拟货币交易属于我国明令禁止的非法金融活动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也曾审结类似案件,判决涉及虚拟货币 “挖矿机” 购买合同无效,因该行为违背公序良俗 。这些案例表明,法律已对虚拟币矿机相关行为作出了否定评价。
此外,使用虚拟币矿机还面临诸多风险。除了政策法律风险外,虚拟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挖矿收益难以保障。而且,虚拟货币交易缺乏有效监管,存在市场操纵、欺诈等乱象。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利用矿机销售、托管等环节实施诈骗,投资者一旦遭遇,往往血本无归。
虚拟币矿机在中国的使用是违法的,投资者务必认清其违法本质和潜在风险,远离虚拟货币 “挖矿” 行为。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才是保障自身财产安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正确选择。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